故乡的狮子舞-文学网 故乡的狮子舞-文学网

故乡的狮子舞

说起狮子舞,恐怕故乡的亲友大多已经忘记了,我却总是怀念它。 元宵节的时候故乡热闹沸腾。

白天歌舞队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游街,到了夜晚也热闹不休。 月亮从东边的夜空中冉冉爬出来,像是一只巨人的圆眼睛俯瞰村庄。

一阵鞭炮噼里啪啦响过之后,舞狮的锣鼓喧天响起。 孩子们挑着灯笼蹦蹦跳跳地在村巷里穿行,远看去如同闪亮的群星在街头浮动。

人潮顺着大大小小的街巷向街心汇聚。 街心舞狮的场地十分开阔,中央摞着两张红漆桌子。

街旁的老榆树上挂着一只一百瓦的白炽灯,橘黄色的光芒四处照射,照在鼓手粗壮有力的手臂上,照在锦绣斑斓的狮子皮上,照在父老乡亲们的笑脸上。 我们一群孩子提着灯笼挤在狮子旁边,趁人不注意就用手偷偷捋一下狮子的金毛,摸一下狮身上缀着的铜铃铛。

四个人弯着腰钻到狮子皮下扮演狮子。 一个人当狮子头,一个人作狮子尾。

两只狮子在咚咚嚓嚓的锣鼓声中张牙舞爪向街心跑去。 人们的目光聚集到狮子身上。

只见两只狮子时而抓耳挠腮,时而翻身打滚儿,时而满场奔跑。 狮身上的铜铃铛摇出一串串哗哗啦啦的旋律,在灯月交辉的夜色中四处飘荡。

舞狮的人大都是身手矫健、精悍勇猛的年轻人。 那时候大满是我们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

他身材魁梧,膀阔腰圆,胳臂上的肌肉鼓鼓的,整个人看上去像一座雄伟的铁塔。 据说他少年的时候在嵩山的一座寺庙里习武。

他会气功,会耍拳脚,还会弄枪舞剑。 他翻筋斗像是滚动的车轮在地面上翻转,一连翻了十几个,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他最后一个筋斗迅猛落地,地面震动一下,仿佛天上的云朵也随之抖动。 我们再看他的时候,只见他满脸微笑地站立在我们面前,轻轻喘着气。

我们围着他大声喝彩。 有人调笑他说:“大满,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你十几个筋斗下去怎么还呆在咱们村子的大街上!”他听后嘿嘿一笑说:“我刚才第一个筋斗翻到了北京,第二个筋斗翻到了南京,第三个筋斗翻过了沙漠,到了新疆乌鲁木齐……我的动作太快,你们没看清。”他的话音刚落,满场哄然大笑。

舞狮对大满来说似乎只是雕虫小技,只见他头裹彩巾,一副威武凛然的样子。 他在灯光下秀了一套拳脚功夫,然后拎起彩球引逗狮子,直引到场地中央的桌子旁边。

鼓手将盘鼓敲得震天撼地,只见大满擦掌磨拳,大喊一声,然后奋身跃起,跳到桌子上摇晃着彩球,两个狮子围过来,腾空而起抢着彩球。 人群里爆发出一片掌声。

煞场的时候,舞狮的人将狮子皮脱下,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满脸绽放微笑。 人们纷纷散去,路上讨论今晚哪只狮子勇猛,夸赞大满身手不凡。

那时候狮子舞给我们的夜晚增添了很多美好的色彩与声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人到城市打工成为一股潮流。

年轻力壮的人涌进城市打工,大满也到了城市的建筑工地做工了。 每当春节的时候他们回村子里与亲人团聚几天,节后又匆匆返城。

村子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与儿童。 元宵节便不再像从前那样热闹了,狮子舞自然销声匿迹了。

很多年过去了,狮子舞的鼓声常常在我耳畔回响,腾跃劲舞的狮子也时常在我眼前浮现。 当我童心未泯地伸手去触摸一下狮身上的铜铃铛的时候,眼前美好的画面蓦然破碎,只留下一地记忆的碎片。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学网 » 故乡的狮子舞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