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朵花都为自己开-文学网 每一朵花都为自己开-文学网

每一朵花都为自己开

学生: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有一种花,三千年开一次,此花叫优昙婆罗花,它为谁而开? 第二,人类一直以来都没有开悟,大脑开发率在百分之十以下,但人类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

那么,如何开启人类的心和精神的层次? 雪漠: 第一,每一朵花,都为自己而开,也为发现它很美的人而开。

因为它的生命需要绽放出最美的色彩,而且,这个色彩除了对它自己有用之外,也能让发现它很美的那个人,也感受到这种美。 此外,它是不会在乎别人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 我们都为自己活着,同时,也为与我们有缘的人活着。

无缘的,不要管他,因为你管不了。 他不欣赏你的美,就不会享受你的盛开。

第二,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百分之十也很好,不要开发那么多。 开发那么多做什么?

很多时候,越聪明,可能越糟糕。 开发多少就够了?

开发到让你能明白、快乐,也能把这份明白、快乐传递给身边的人,就行了。 不要太聪明,不要各种各样的心机。

人类也不要太多的所谓科学,够用就行了。 比如,核电站能发电就行了,不要想着用它生产核武器,明白了吗?

所以,不要去管大脑里有什么,也不要去管大脑开发了多少,对你来说,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就好像人类可以拥有无数的淡水,但对你来说,一瓶就够了,足够你解渴了,没必要把百分之九十九的淡水都据为己有。

同样道理,不用过多地开发大脑,够用就行了。 什么是“够”?

够,就是能让你开心、快乐、明白地过一辈子,为这个社会贡献你该贡献的。 过度地掠夺大脑,就像过度地掠夺资源一样。

现在有好多家长,不断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想开发孩子的大脑,却把孩子压榨得不健康了。 他们把成人实现不了的、过多的梦想,都强加给孩子,把过多的、不一定有用的知识,都填充给孩子,结果,孩子反而成了侏儒。

因为孩子的心理不健康了,一个本来可以非常博大的心灵,变得狭隘、贪婪,充满痛苦。 今天,一个同学和我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

她的孩子只有六岁,她想让孩子六点钟起床,她老公却让孩子睡够十个小时。 她很不理解。

但孩子特别喜欢父亲,喜欢跟父亲一起玩。 这时她又觉得,老和孩子玩,不教育他,也不对。

于是她就问我,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 我说,就让孩子去玩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能睡够十小时也好。 睡眠也是孩子的一种营养。

我们一定不要把大人的理念强加给孩子,也不要把社会的理念强加给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脑。

雪漠的大脑,只适合雪漠的生活方式。 我没必要像胡荣华那样学象棋,成为象棋大王;没必要像聂卫平那样学围棋,成为围棋九段;更没必要像肖邦那样学着弹钢琴,成为钢琴家。

大脑对我来说,可能只开发百分之四就够了,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六,什么时候被开发了,就什么时候再说吧。 随它去。

因为,百分之四的大脑足够让我快乐地过一辈子,足够让我帮助身边的人。 我没必要把所有的生命时空,都用来开发剩下的大脑。

我还要做事。 许多时候,我做事的时候,大脑也就开发了。

我没有时间专门去开发大脑。 这部苹果手机,是别人送给我的。

我自己只要一部小手机就够了。 这个手机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功能,我都不会用。

我只要能接电话、回短信就可以了。 对我来说,其他功能的用处不大。

大脑也是这样。 不要有意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知识,越来越如何如何。

要从容、平淡、快乐、知足、自然而然地活着,活在当下,做好你本分中该做的事情。 比如,你是科学家,就做好科学家的本分;你是老师,就做好老师的本分;你是学生,就做好学生的本分;你是儿子,就做好儿子的本分,等等。

其他的,慢慢来,不要急。 不要把好多东西变成压力、烦恼,让自己焦虑,影响自己的健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学网 » 每一朵花都为自己开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