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对联-文学网 闲话对联-文学网

闲话对联

欣赏品味对联可以从不同角度,如寓意精辟、意境幽深、警世奇雄、字词巧布、格律对仗、平仄相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等等来拍案叫绝。

这个民族文化中的精品能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人们表情达意的浓缩与提炼,又是时代人生的记载与咏叹。 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些许文化营养元素,缓缓滋养自我。

上世纪40年代,中国抗战结束不久,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的对联句,色彩鲜明而贴切地揭示出当时国共两党泾渭分明的志向与素质,是“政治对联”中的佳作。 “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 这是刘伯承元帅悼叶挺的挽联,武将惜武将,元戎之悲令江河呜咽,哭也是力量。

“读书处处有个我在,行事桩桩少对人言。” 据说这是林彪年轻读书时自撰联,虽不能十分考证确是林彪所作,但确实像林彪的处事为人几分。 “祖国宝岛连天春色,人间神州遍地风雷。” 这是胡耀邦同志视察海南岛时所题的一副联。

又有一副是题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旧址的联: “飞身可夺天堑,健步定攀高峰。” 联如其人,一股昂扬的热情一股澎湃的勇气如历历在目。 “智谋隆中对三分天下,壮烈出师表一片丹心。” 这是原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同志题南阳诸葛祠的对联。

凝练、庄重、大气而一以贯之地写出了孔明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风骨。 “问道入冬蚂蚱还能蹦跳几下,记着落网豺狼难免咔嚓一刀。” 这是当年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时,解放区一份传单上的联句,白话通俗,形象生动。

“虽属毫末之技,却是顶上功夫。” 这是旧时理发店的门楹联,自谦自夸而又自然,望文生义而顺理成章,又起着巧妙的广告作用,让人睹之心领神会,由衷微笑。 “别人过年二八上下(指包饺子的动作),我除旧岁九外一中(指捏窝头的动作)。” 这是旧时一个穷教书匠打趣贫富悬殊的自嘲联,但这幽默是灰色的,是无可奈何的苦笑。

已故作家赵树理写过一副戏台联: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极尽我国戏剧艺术高度概括的形会与神会。 据说太平天国时的名将石达开也为戏台写过类似联: “不论场地,可国可家可天下,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圣贤。” 对戏剧剧情、环境、人物概括的也不错。

旧时天津城隍庙戏台联是:“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又是一番社会人生的概括。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这是满清末年一位皇亲的书房联,旧贵族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养尊处优闲散无为的心态可见一斑。

“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据说这是一位古代文化名士自甘清淡的自律自励联,比起上边那位满清贵族来,谁的精神更富贵? 不言自明。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还是健康养生食品呢。 “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罗怕和尚?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赃官。” 活人给死人作道场,无非一厢情愿地是想从心理上满足自己的愿望。

此联哲理性强,但信不信由你。 经过了这么多年唯物主义教育,提倡了这么久的破除迷信,可是对于时下有些人来说,这大约没什么规劝作用。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这是清朝纪晓岚贺颂乾隆五十寿辰时的一联,马屁拍的恰到好处,远比连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要到位多。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这是佛寺弥勒像的通用联。

这大概是旧时世上不顺心的事不顺眼的人太多了,对于人们无力改变的事和人,全国各地的弥勒都以此联来告诫信徒们,想开点,凑合过吧! 凡事要看得开想得开,可芸芸众生凡夫俗子又有几个做得到呢。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这是清臣左宗棠题无锡梅园的楹联。 当成做人的道理来领会还是满有裨益的。

“要作好人,自古忠臣孝子都有善报,莫做坏事,请看大奸巨恶怎样收场。” 这是题在山东胶州城隍庙的一副对联。 要是让时下的贪官污吏们看看,也许能起警示作用?

但愿如此,那我们的社会可就消停多了。 说了一通,对联还可以说好多好多,不过,省省吧,别让真懂楹联艺术的大师二师们笑话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学网 » 闲话对联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