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夕阳》第二章:有客自远方来-文学网 《天堂夕阳》第二章:有客自远方来-文学网

《天堂夕阳》第二章:有客自远方来

中午,侯征与数学老师曾非从江滨徒步回来。 刚一进校门,值班的教务处马丽主任忙叫住侯征:“侯老师,项目班学生打起来了,卜校长正到处找你呢”。

侯征一阵心里不快。 学生打个仗,有班主任有学生处,也得自己处理!

侯征来到校长室,看到年轻的卜校长正在做项目四班的体委额伦春族男孩西克腾的说服工作,身材高大的西克腾冲动地吼到:“除了侯老师,没有人真正关心我们……”。 西克腾是个很有个性的男孩子,天性中带几分山里孩子的野性与倔强,而且他比同界其他同学大两岁。

小时候跟着额伦春名猎手的爷爷在深山里打猎,因为当时已经开始禁猎了,猎枪都已经上缴。 这爷俩凭借原始的方式与用藤条自制的弓箭也能常常收获颇丰。

野外狩猎的经历练就了他敏捷的身手,力气远超同龄的孩子。 刚从山里出来,汉语虽说得不是很流利,但能够听明白。

看到侯征进来,西克腾眼睛看着地,喘着粗气,不再吼叫。 卜校长被顶撞得没好气地:“关心你们的侯老师回来了,让他关心你们吧!” 侯征把西克腾叫到跟前:你能到门外等老师一会,在老师没有找你之前能不再做任何事吗?

刚才还怒目圆睁的西克腾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行,老师! 卜校长定了定神指着门外:他(指西克腾)不会跑了吧!

侯征:不会,这孩子答应你的事他一定能够做到。 怎么回事?

怎么突然群殴了? 上午间操时项目四班的几个男孩子因为相邻的初三?

八班的本地孩子嘲笑他们做操的姿势,双方发生了口角。 中午在食堂,那几个本地的孩子又对排队打饭的四班孩子冷嘲热讽,结果双方打了起来。

本地孩子吃了亏,回班叫来全班十多个男生,可这个西克腾很有号召力,一百多名项目班的孩子都跟着动手参与了这场殴斗。 其他班的本地孩子也跃跃欲试,幸好被赶来的学生处韩主任与班主任制止。 这个西克腾半点盐酱不进,班主任、学生处主任的账都不买,连我这个校长他也是你说一句,他有三句等着你… …

侯征从校长室出来,叫上西克腾,来到学生处。 那里还有五个领头的项目班的孩子正把学生处韩雪冰主任顶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嘴之力。

侯征领着西克腾进来,五个刺头都住了嘴。 在他们钦佩的侯老师面前,他们的气立即短了三分。

可与西克腾一样,表情里还是透露着委屈。 侯征对韩雪冰说:韩主任,你去八班调查调查事情经过。

我来教训一下这几个刺头。 韩雪冰出去后,侯征把几个孩子叫到座位前:关玉秀,与老师交流的规矩还记得吗?

几个孩子看着脚下,往后稍退了退,保持与侯征一米的距离,然后双手垂到两侧,眼睛望着侯征。 (侯征平日里教导孩子,与老师交流要保持与老师一米的距离,要双手垂在身体两侧,看着老师的眼睛。

远了或者不看着老师的眼睛叫不愿意聆听老师教诲;近了,叫亵渎老师尊严。 )六个领头群殴的孩子除了项目二班体委褚少杰、一班学委关玉秀外都是少数民族。

四班文委郑仁吉朝鲜族,三班班长乌云琪琪格蒙古族,三班体委赵三更满族。 褚少杰虽然是汉族,但从小生活在南方,普通话听没有障碍,但表达有些困难。

赵三更虽然是满族,但普通话听说都没有问题。 六个这次领头孩子只有两个孩子交流起来没有障碍,汉族女孩关玉秀又性格内向,所以弄得校长与学生处主任都一头雾水。

侯征:你们谁来介绍一下经过? 西克腾举起手:侯老师,校长不是都向你介绍过了么!

老师今天教你们一个成语“兼听则明”。 就是说要了解事情的本相,需要多方听取涉事各方的说法,这到不完全是因为避免被谎言误导,还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见解存在个人的局限。

就好比我们现在在三楼,对于四楼我们是楼下,对二楼我们是楼上。 谁错了呢!

谁都没有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所以老师不但要听听你们每个人对这件事的看法,还要听八班同学对此事的看法。

一个自信的人,是不怕别人说话的。 你们自信吗?

几个孩子异口同声:自信,老师你去问他们(八班)吧? … …

与韩雪冰主任、卜校长碰过头后,决定下午间操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如何互相尊重,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矛盾的教育。 韩主任首先提议:“还是由侯老师来讲吧!这种事只讲大道理是不行的,如果不能让学生们信服,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后果。不但会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或许还要引发敏感的民族矛盾”。

卜校长看了一眼侯征:“那老师还是你来吧!” 下午第二节下课,体育老师整队完毕。 韩雪冰主任看了一眼侯征,侯征望了望韩雪冰和几个体育老师用征求的口吻:“让孩子们做完操吧!” 广播操的乐曲声停后,侯征走上领操台: 同学们,老师考考大家《论语》:“有朋自远方来”的下一句是什么?

大家一起回答。 不亦乐乎!

我们校今年迎来一百二十一名远方的同学,你们高兴吗? … …

(全场鸦雀无声) 同学们都心存高远,小小北方江城是束缚不了大家远大志向的。 将来有的同学可能要到千里之外万里之遥去上大学,有的同学可能要到发达的东南沿海去求职,还有的同学可能要到国外去出劳务挣大钱。

如果你们背井离乡,到了一个陌生的发达地区或者国家,那的人嘲笑你们土的直掉渣,你们会是什么感觉? 会高兴地感谢人家的“夸奖”?

不会,你们会很难堪! 很反感!

如果在国外甚至还要给人家扣上一顶排华的帽子。 你们想将来“享受”这种待遇吗?

你们告诉老师,希望被别人这么对待吗? 用你们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

不想(声音低而不齐) 我听不清,大点声。 怎么这么不自信。

全操场八百多学生齐声回答:“不想!” 这就是包容的文明。 如果一个社会接受不了外来的落后的群体,这个社会也必将被整个人类文明世界所排斥在外。

接受外来落后的朋友,是种胸怀,是种自信,是种境界。 人类正因为有这种包容,才能共享文明。 我们现在生活常见的“汽车”、“火车”、“飞机”、“电灯”等等都是外来文明,如果没有人类这种包容的文明,我们现在还在点油灯、坐马车… …

人类的感情都是双向的,你给了世界什么,世界才会回报你什么。 你包容了别人,别人才会包容你。

可是我们现在有些同学嘲笑偏远农村来的同学土,却不希望将来你们在发达地区与发达国家受到同样的嘲笑,世界上有这种好事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学网 » 《天堂夕阳》第二章:有客自远方来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